随着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正在迅速发展,OpenAI 最近采取行动阻止中国访问 API 就是一个例证。这一发展加速了中国科技巨头、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和新兴初创公司之间的竞争,它们竞相开发本土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应对持续的“人工智能冷战”在两个全球超级大国之间。
这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文章中的第一部分,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其参与者以及中美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分裂的影响。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现状
介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不同参与者群体:
1. 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华为
中国科技巨头 稳定性.ai
中国的科技巨头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和用户群来开发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
- 百度 凭借其 厄尼·博特,其功能与 GPT-4 相当。
- 阿里云 发布了 女王2 大型语言模型系列,在开源法学硕士(LLM)中名列前茅。
- 腾讯 揭开 浑源,用于生成图像和文本的专有基础模型。
- 字节跳动, TikTok 的母公司正与博通合作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发布了自己的法学硕士学位。 豆包.
- 华为 已宣布 盘古模型5.0,专注于多个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工业化。
每个参与者的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例如,百度利用其搜索引擎背后的算法和数据优势以及其不断增强的自动驾驶能力。阿里巴巴和腾讯利用其电子商务、社交、游戏生态系统等的数据集。字节跳动拥有最丰富的视频和音频数据集,使其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多模式提供商。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华为是唯一一家具有商业可行性的中国人工智能硬件提供商, 升腾计算可以为中国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提供替代 GPU。不过,这种能力仅限于中国市场,由于美国的制裁,海外公司的使用受到限制。
与其他 AI 参与者相比,巨头 AI 产品的一个关键竞争优势往往是对其现有产品和功能的补充。这些巨头可以利用其现有产品作为渠道来提升这些 AI 产品,无论是作为对客户现有产品货架的改进,还是作为附加产品,或者说是捆绑产品。例如,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都有企业工作场所产品,例如 飞书 和 叮叮,它们将成为销售各自AI产品的渠道。
2. 专家:四龙对四虎
经过 稳定性.ai
中国的“人工智能四龙”代表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先锋,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和面部识别技术领域。这些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代初期和 2010 年代初期。每家公司都开辟了独特的细分市场,同时为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的雄心做出了贡献。
- 商汤科技 专注于面部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算法。
- 旷视科技 其最著名的产品是Face++平台,该平台为从智能手机安全到城市监控系统等应用提供计算机视觉技术。
- 云从科技 利用其研究背景开发了广泛应用于银行和公共安全的先进面部识别系统。
- 依图科技 专注于为医疗保健、公共安全和金融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中国的“人工智能新四小虎”是指近年来获得大量关注和投资的一批新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它们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达到前沿 ChatGPT 类技术的企业,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 (LLM) 和聊天机器人。
- 百川 在开发大型语言模型(LLM)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布了同名 AI 模型的三个版本。
- 智普人工智能的 GLM-4 模型代表了中文处理能力的重大进步,并且正在进军多模式人工智能,计划推出一款与 OpenAI 的 Sora 竞争的文本转视频产品。
- 登月计划人工智能 其 Kimi 聊天机器人声名鹊起,该机器人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性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一次交互就能处理多达 200 万个汉字。
- 迷你马克斯 正在大力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专注于构建高级语言模型。该公司向美国(Talkie)和中国(Xinye)市场提供两款人工智能角色扮演应用程序。
这些公司标志着上一代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面部识别的人工智能公司的转变。这种转向基础模型(例如大型语言模型 (LLM))的趋势与 OpenAI 和其他公司成功后的全球趋势一致。然而,每家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底层模型功能变得过于相似且价格竞争激烈时,如何吸引 GenAI 应用程序制造商使用他们的模型。最后,他们都生活在巨头的阴影下,缺乏百度和字节跳动拥有的丰富数据集和华为对端到端人工智能硬件堆栈的访问权。
3. 新兴的人工智能应用
现在,中国正在培养数百名模特和法学硕士,这通常被称为数百名模特的战争,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样。 博客.
中国20个百强模特
您可以下载完整列表 这里
在 2024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警告称,模型太多——“2023 年,中国 100 多个法学硕士项目竞争激烈”,而申请数量太少。“我注意到很多人仍然主要关注基础模型……那么现实世界的应用呢?”
WAIC 2024 – James Ong,人工智能国际研究所
这场模式之争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结束。四小龙中只有一两只会胜出,数百只中的大部分将会消失。巨头们会收购一些。那些在应用程序开发商受欢迎程度上落后的公司将首先倒下,这表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开发商正处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心舞台。
以下是中国一些比较受欢迎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产品 | 产品类型 | 公司背景 | 每月流量 | 比较 |
---|---|---|---|---|
360爱网 |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周鸿祎 | 13.6万 | ChatGPT |
艾尔莎 | 人工智能教育科技 | 武文 | 2.2百万 | 流利说 |
流利说 | 人工智能教育科技 | 王毅 | 20.5千 | VIP儿童 |
妙笔 | AI写作平台 | 新华社 | 65.7万 | Grammarly |
天宫 |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昆仑万维 | 3.3百万 | ChatGPT |
万志 | 人工智能助手 | 01.人工智能 | 32万 | ChatGPT |
伊娃 | 人工智能伴侣 | 小冰 | 待定 | 角色.ai |
兴业 | AI头像制作器 | 迷你马克斯 | 73.6万 | 角色.ai |
这些公司没有陷入昂贵的 LLM 构建任务中,而是专注于利用现有模型来创建应用程序,主要通过 AI 聊天机器人、同伴、图像和视频生成工具服务于 B2C 市场。最受欢迎的应用程序是 ChatGPT 替代品,
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分裂并没有影响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制造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应用程序制造商受益于中国所有 LLM 提供商之间的价格战。准备更充分的公司正在向海外扩张,例如迁往新加坡以避开影响。此外,这创造了一个新兴的独立开发者群体,他们将挑战全球 SaaS 和 B2C 应用程序市场,并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深远影响。
下一步是什么?
- 全球AI生态分裂,中国AI企业如何应对?
- 它将如何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 亚洲的初创企业和企业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
我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计划于下周发布)中介绍这一点——第二部分:冬天来了没?作为亚洲企业和初创企业,您应该了解这些并采取行动。
敬请关注!
如果您喜欢这些内容,我们将非常感谢您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
订阅以获取最新博客文章更新
留下你的评论: